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土壤與地下水修復行業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土壤與地下水環境調查管理需求,加強咨詢單位、修復企業間溝通交流,2023年6月7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南京舉辦“土壤調查統計學方法與地塊背景值應用技術沙龍”。本次沙龍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土壤環境管理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和江蘇蘇美達成套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承辦。會議由龍濤研究員主持,專委會主任委員趙克強、副主任委員李書鵬出席了本次沙龍。
此次沙龍邀請了中國地質大學楊忠芳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黃標、宋靜研究員、南京大學張磊副教授、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羅飛高級工程師、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程衛國高級工程師以及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龍濤、吳運金、陳檣等專家進行了主題報告和案例分享。一百余名行業科研技術人員到現場參加了會議,三百余人通過線上形式參會。與會專家和代表一致認為,將統計學方法引入土壤污染調查、評估、效果評估等過程可以更加科學地描述土壤污染的變異性與調查數據的不確定性,更加客觀的刻畫土壤污染風險。建立在統計學方法上的地塊背景含量調查與分析方法將有助于判定土壤是否污染,避免過度修復。與會專家和代表均認為制定場地調查數據統計技術指南、地塊背景含量統計技術指南極有必要,后續行業內部將進一步加強探索,為統計學方法、地塊背景值的確定與應用提供更豐富的成果案例。
趙克強主任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專委會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順應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服務行業發展趨勢,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貢獻。